黔江雞雜
黔江雞雜是一道特色川菜佳肴。黔江雞雜,泛指雞的內(nèi)臟,即雞心、雞珍、雞腸和雞肝之類。這道菜歷史悠久,上世紀(jì)90年代初,雞雜開始在黔江的小館子中出現(xiàn)。“長明雞雜”餐館僅有不到100平方米。老板李長明從14歲起進(jìn)入飲食業(yè),這家店也是黔江餐飲業(yè)的元老之一。從1992年起,該店開始賣雞雜。當(dāng)時(shí),常有朋友來聚會(huì),大家就在烤火的盆里支起3塊石頭,用瓷盆裝雞血、雞雜、泡菜,混在一起炒。由于酸辣鮮美,吃雞雜就在黔江流傳開了。爆椒雞雜是地道的川渝風(fēng)味菜,雞雜腥膻味重,將其與辣椒、泡椒和蔥姜蒜同炒,既可以除去雞雜的異味,還使成菜脆嫩鮮香、辣得人食欲大增。雞腸、雞肝、雞心等內(nèi)臟為原料,熱菜油烹飪紅艷艷的泡椒、粉嫩嫩的泡蘿卜絲,不足5分鐘,熱騰騰的一盆雞雜端上桌,這就是地道的風(fēng)味菜———黔江雞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