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莎行·郴州旅舍
《踏莎行·郴州旅舍》是宋代詞人秦觀的詞作。此詞毛晉汲古閣本《淮海詞》調下附注謂作于郴州旅舍,時間略晚于《阮郎歸》(湘天風雨破寒初),大約作于紹圣四年(1097)春三月。上片以虛帶實,下片化實為虛,以上下兩結飲譽詞壇。開篇三句“霧失樓臺,月迷津渡,桃源望斷無尋處”,寫一個意想中的夜霧籠罩一切的凄凄迷迷的世界,運用因情造景的手法,景為情而設。后面從“可堪孤館閉春寒,杜鵑聲里斜陽暮。”這兩句開始正面實寫詞人羈旅郴州客館不勝其悲的現實生活。一個“館”字,已暗示羈旅之愁。說“孤館”則進一步點明客舍的寂寞和客子的孤單。詞人正是在如此深重、結郁難排的苦恨中,迸發(fā)出結尾二句:“郴江幸自繞郴山,為誰流下瀟湘去?”從表面上看,這兩句似乎是即景抒情,寫詞人縱目郴江,抒發(fā)遠望懷鄉(xiāng)之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