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子由澠池懷舊
《和子由澠池懷舊》源于蘇軾憶及蘇轍曾有《懷澠池寄子瞻兄》一詩,從而留下了這首和詩。作為和詩,蘇軾的詩雖是次韻之作,卻不僅用韻自然,更在詩歌之意上遠(yuǎn)勝于原唱。蘇轍原唱圍繞“鄭原話別”,句句不離兄弟之“別”,蘇軾次韻詩緊密聯(lián)系原唱內(nèi)容,卻句句超出具體的兄弟聚散,而把目光投向有著更普泛意義的人生漂泊與聚合。詩歌尤為精彩的是巧妙利用原唱首聯(lián)作為韻腳的“雪泥”二字,雪天泥濘,本是毫無詩意的寫實(shí),蘇軾卻引出一個(gè)“雪泥鴻爪”的著名譬喻,不僅充滿詩意,更表達(dá)了作者對于人生的一種深沉思考,使詩歌充滿耐人回味的意蘊(yùn)。表達(dá)對人生來去無定的悵惘和往事舊跡的深情眷念。而全詩動(dòng)蕩明快,意境恣逸,是蘇軾七律中的名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