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頭琴是一種蒙古族樂器,蒙古語稱為“潮爾”,是蒙古族人民最喜愛的樂器,許多人可能會覺得馬頭琴文化在內(nèi)蒙古,其實是在吉林省的前郭爾羅斯,此地被稱為馬頭琴之鄉(xiāng),那么排行榜123網(wǎng)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前郭爾羅斯。
中國馬頭琴之鄉(xiāng)
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位于中國吉林省松原市,擁有三千多名馬頭琴藝術(shù)家,因此被譽為“中國馬頭琴之鄉(xiāng)”。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?zhèn)鬟f中,該縣以2008人的馬頭琴表演刷新了吉尼斯紀錄。在2006年8月4日,中國民族管弦樂學(xué)會經(jīng)過深思熟慮,將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正式命名為“中國馬頭琴之鄉(xiāng)”,使其成為中國唯一的馬頭琴之鄉(xiāng)。此地無疑是中國馬頭琴藝術(shù)的重要聚集地,同時也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文化遺產(chǎn)地。
馬頭琴的歷史
馬頭琴是歷史深遠且廣受喜愛的蒙古族弓弦樂器,以琴頭雕刻的馬頭而得名。自誕生之日起,馬頭琴便伴隨蒙古族在歷史長河中漂洋過海,至今已有超過1300年的歷史,成為他們生活中無法替代的文化元素。該樂器由琴桿、琴弓、音箱三部分組成,音箱呈上窄下寬的梯形。原初的馬頭琴,琴首通常為龍頭上雕刻馬頭,但現(xiàn)在多為馬頭造型。音箱和琴桿都是由木頭制成,音箱的正背面覆蓋著羊皮或馬皮。琴弦由兩束馬尾制成,琴弓由樹枝和馬尾制造而成。馬頭琴音色獨特,音域?qū)拸V而且深沉,泛音豐富,是表演者展示演奏技巧的理想樂器。它有著強大的感染力,快樂的曲調(diào)往往會令人振奮,而悲傷的曲調(diào)則會觸動人心。
馬頭琴的傳承
馬頭琴因琴頭雕刻的馬頭而得名,自誕生之日起,馬頭琴便伴隨蒙古族在歷史長河中漂洋過海,至今已有超過1300年的歷史,成為他們生活中無法替代的文化元素。該樂器由琴桿、琴弓、音箱三部分組成,音箱呈上窄下寬的梯形。原初的馬頭琴,琴首通常為龍頭上雕刻馬頭,但現(xiàn)在多為馬頭造型。音箱和琴桿都是由木頭制成,音箱的正背面覆蓋著羊皮或馬皮。琴弦由兩束馬尾制成,琴弓由樹枝和馬尾制造而成。馬頭琴音色獨特,音域?qū)拸V而且深沉,泛音豐富,是表演者展示演奏技巧的理想樂器。它有著強大的感染力,快樂的曲調(diào)往往會令人振奮,而悲傷的曲調(diào)則會觸動人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