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、無為熏鴨
無為熏鴨是安徽省無為縣傳統(tǒng)清真名食,始創(chuàng)于清朝年間。以巢湖麻鴨為原料,配以八角、花椒、丁香、小茴香等約30種中藥和調(diào)料,先熏后鹵,制作而成。在清朝時(shí)期,由新疆等地遷來無為縣定居的五十余戶回民首創(chuàng),以鼓樓口林鴻興經(jīng)營的板鴨最有名。
六、東坡肉
東坡肉,又名紅燒肉。據(jù)傳蘇東坡在杭州做官時(shí),組織民工在西湖筑了一道堤,為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。為了感謝蘇東坡,那年過春節(jié),城里男女老少抬豬擔(dān)酒來給他拜年。盛情難卻,蘇東坡便收下了豬肉。后來,他叫人將豬肉切成方塊,燒得紅酥酥的,然后按民工的花名冊(cè),挨家挨戶把肉分送給他們過年。老百姓看到蘇東坡不忘民工,越發(fā)愛戴他,把他送來的肉叫“東坡肉”。
七、臘味合蒸
臘味合蒸是湖南地方傳統(tǒng)名菜,屬湘菜系。是以臘豬肉、臘雞、臘魚、雞湯和調(diào)料,下鍋清蒸而成。做法簡單,其臘香濃重、咸甜適口、柔韌不膩,有開胃祛寒、消食等功效。早在漢代時(shí),湖南先民就用臘肉制作佳肴。到清代,此類菜肴已很出名,“臘味合蒸”就是許多臘味菜肴中的一種。